米科·塔库宁

书评 Mikko Takunen – 香港

© 米科·塔库宁

香港,芬兰摄影师兼《纽约时报》图片编辑米科·塔库宁 (Mikko Tkkunen) 的处女作, i这是对他的第二故乡城市的忧郁颂歌。


──── 乔什·布莱特,11 年 2024 月 XNUMX 日

Mikko Tkkunen 在香港工作了五年多(2016 年至 2021 年),担任《纽约时报》国际版亚洲图片编辑,负责报道重大新闻 stories 遍布该地区 25 个国家。


2020年至2021年对香港来说是一段奇怪的时期。 2019年,为响应允许将罪犯引渡到中国大陆的拟议法案而发生了大规模破纪录的示威活动,而对于该市的许多居民来说,仍然存在不安感。与此同时,新冠肺炎 (COVID-19) 疫情席卷全球,造成了进一步的恐惧和不确定性。


在此期间,塔库宁走上街头,占领了一座与他建立了密切联系的城市,但这座城市却感觉越来越脆弱。

那些有机会访问过香港的人都会了解它所提供的视觉奇观:一个拥有超过 7 万居民的充满活力的大都市,是全球人口最稠密的城市之一。这里是高耸的摩天大楼和熙熙攘攘的街头市场的迷人融合,为摄影师提供了无限的灵感。


在成为照片编辑之前,塔库宁是一名摄影师,他的目光是由他在伦敦的生活所塑造的。受到前卫创新者 Louis Faurer、Louis Stettner 和 索尔·莱特所有人都将纽约(塔库宁在伦敦之后也在那里度过了几年)视为自己的缪斯,塔库宁努力以一种“新鲜”的方式捕捉他所选择的香港。他在摄影师和照片编辑工作中磨练了对色彩、光线和构图的洞察力,创造出令人着迷、美丽的图像,给人留下持久的印象。


由于大流行的限制,这些图像中看到的街道很平静,与通常与香港有关的熙熙攘攘的场景截然不同。画面中虽然有人,却看不到城市平常的喧嚣。相反,人们经常被描绘成孤独的人,孤立在高耸的建筑之中。

他巧妙的取景为这些有据可查的街道创造了独特的视角,通过凝结或灰尘覆盖的窗户进行拍摄,利用阴影、不寻常的角度、反射或自然的几何线条和形状来创造独特的、绘画般的构图,立即让人想起莱特的精彩描绘他心爱的曼哈顿(这个地方与香港有很多相似之处,有幽闭恐惧症、紧张、狂热)。


正如杰夫·戴尔(Geoff Dyer)(屡获殊荣的英国作家和作家)在他为这本书写的引人入胜的文章中指出的那样,它们与塔库宁的那些人形成了巨大的对比。 select他担任《纽约时报》的图片编辑,这些报纸经常“充满信息”,例如那些描绘警察和抗议者之间冲突的照片。 林亦菲.


塔库宁的图像唤起了一种更安静、更内省的氛围,带着怀旧的色彩,或许还有一丝悲伤——在大流行引发的孤立中,这种情绪是可以理解的。然而,它们也可能反映了摄影师的沉思,暗示着这样一种可能性:即使在那时,他也知道这些时刻可能标志着他在一个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对他产生了深刻影响的城市生活的结束。正如他雄辩地说:“这些照片是我对香港的最后拥抱。他们也是我的告别。”

 

《香港》——塔库宁的第一本专着由 Kehrer.

所有图片© 米科·塔库宁